W3Cschool
恭喜您成為首批注冊用戶
獲得88經驗值獎勵
Activity基類定義了一系列管理Activity生命周期的事件。
Android應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由系統(tǒng)嚴格管理。
Android在單獨的進程中運行每個應用程序,每個都托管自己的虛擬機。
Activity類定義以下事件:
onCreate()
當首次創(chuàng)建Activity時調用onStart()
當Activity對用戶可見時調用onResume()
當Activity開始與用戶交互時調用onPause()
當前Activity正在暫停且前一個Activity正在恢復時調用onStop()
當Activity不再對用戶可見時調用onDestroy()
在Activity被系統(tǒng)銷毀之前調用onRestart()
當Activity已停止并再次啟動時調用你不需要對所有這些方法做出反應。
package cn.w3cschool.app; import android.app.Activity; import android.os.Bundle; import android.util.Log; /*from eska-fuses.cn*/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{ String tag = "eska-fuses.cn"; @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(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) { super.onCreate(savedInstanceState); setContentView(R.layout.activity_main); Log.d(tag, "In the onCreate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Start() { super.onStart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Start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Restart() { super.onRestart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Restart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Resume() { super.onResume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Resume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Pause() { super.onPause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Pause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Stop() { super.onStop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Stop() event"); } public void onDestroy() { super.onDestroy(); Log.d(tag, "In the onDestroy() event"); } }
當?shù)谝淮蝿?chuàng)建Activity時,調用 onCreate()
方法。
我們可以使用 onCreate()
方法來創(chuàng)建UI元素。
單擊后退按鈕時,Activity將被銷毀。你需要在Activity中寫入其他代碼,以在銷毀時保留其狀態(tài)。
當Activity發(fā)送到后臺時,以及當用戶按下后退按鈕時,onPause()
方法被調用。
當Activity啟動時,始終調用onStart()
和 onResume()
方法,而不管Activity是從后臺恢復還是新創(chuàng)建的。
我們應該使用 onCreate()
方法來創(chuàng)建和實例化你將在應用程序中使用的對象。
當你的Activity在前臺時,我們應該使用 onResume()
方法來啟動任何需要運行的服務或代碼。
當Activity不在前臺時,我們應該使用 onPause()
方法停止任何不需要運行的服務或代碼。
我們應該在銷毀Activity之前使用 onDestroy()
方法釋放資源。
如果應用程序只有一個Activity并且該Activity被銷毀,那么應用程序仍將在內存中運行。
Copyright©2021 w3cschool編程獅|閩ICP備15016281號-3|閩公網安備35020302033924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173-0602-2364|舉報郵箱:jubao@eeedong.com
掃描二維碼
下載編程獅App
編程獅公眾號
聯(lián)系方式:
更多建議: